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本节课——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关系非常紧密,包括人类自己都属于哺乳动物。
我认为应借助学生自身对哺乳动物的了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得出结论,体验探索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从学生已经认识的哺乳动物出发,采用问题引导,图片观察,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逐步明确哺乳动物的各项特征,思考总结该特征的生物学意义,最后总结升华,哺乳动物是地球上适应环境能力最强的生物。该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和学生互动少,课堂气氛不活跃;联系生活实际少,可以拓展的地方没有拓展;一心只想少讲多练,多留时间给学生做作业,忽略了学生对新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课件制作过于表面,对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关于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没有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和感悟,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导致该部分的情感教育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
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2病毒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生物,学生比较陌生。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气氛,首先从同学们经历的“流感”入手,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而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病毒的名称或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课前收集资料,尝试回答出肝炎、禽流感、手足口等人畜患病的疾病名称。在总结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抛出课题——病毒。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就课文内容提问。学习小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共同提出问题,各小组选派发言人,汇报本组提出的问题。
1、什么叫做病毒?
2、病毒有多大?
4、病毒有几种类型?
5、病毒由怎样的结构?
6、病毒是谁最先发现的?
7、病毒是怎样侵害人体的?
8、病毒主要分几大类?
9、病毒离开了活细胞还能继续生活吗?
10、病毒是怎样生活的?是独立生活的吗?
11、怎样预防病毒性疾病?
12、怎样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这些问题来源教材,只要认真阅读,再配合老师展示的课件,都能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快乐中学习。
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3一、[关于评价方式的思考]
1.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是否乐于与人合作,愿意与人交流;是否乐于思考,具有学习生物的兴趣。
2.评价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发现并提出生物问题的能力;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在本课学生自学反馈的环节中,分为抢答和课堂小测试两部分,其中课堂小测试部分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体现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
二、[关于教学过程设计的思考]
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及分类的依据和意义。通过设置游戏情景,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激发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再通过抢答题和课堂小测试,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总之,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启发学生,挖掘学生潜力,让他们展开联想的思维,培养其能力”为主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
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4这节课涉及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上充分认识到教材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力求上课时语言生动、风趣、活泼,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先从感性的材料入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在教学过程( )中解决这些难点,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通过创设情景、阅读、讨论、情景对话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次,整个教学过程( )以形象的动画设计,配合形象直观的类比、举例,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等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启发学生自己用知识解释生活上出现的相关现象,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最后,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再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在学习集体中展露自己的才华,同时教师也在角色扮演中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规律,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的个性特长进一步了解。
本节课最成功的地方是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方法化难为易。而最让我自豪的是学生在学习完三道防线的知识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这一环节,学生回答问题的深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也说明类比的方法确实让知识落到了实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师提出的有些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多,并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如在第三道防线中“特种武器”的引入就显得有点生硬。这样急于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维步骤。
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5一、课前准备情况:(备课、教法、教具等):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课件与学习卷;
2、“人的性状区别”图片资料;
3、讨论法、讲授法;
二、课堂教学实效反馈(教学内容多少、难易、教学方法;学生反应、学习气氛;达标情况;主要情况记录;学困生情况;教学心得、体会等):
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讲述的是细胞核中的微小世界,没有直观的现象给学生看,内容抽象,一直以来是生物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作为第二章的首节,有重大的意义,上好了这节课,也就是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章开了个好头,对学生来说,学习这章也就有了个好的开始,所以这节课对教师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
2、“性状”一词较难理解。通过两个学生之间相互观察,耳垂、卷舌、大拇指、眼皮。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一过渡掌握的不太好。感性方面,学生都积极参与,上升到理性认识时,即总结性状的概念时,学生仍然一知半解。教师应着重介绍概念中“形态结特征”、“生理特性”、“行为方式”的感性认识,特别是前两个,会经常考到。
3、“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表现形式,解释完后,让学生举例,同时做一些典型例题,能达到预期效果。或者是教师出判断题,让学生判断是否为相对性状。
4、“基因控制性状”,导入衔接不太好,没起到预期作用。解释资料分析时,应重点突出“大鼠生长激素 ……此处隐藏5754个字……可能会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只小羊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会感到新奇和神秘迷惑,本教科书将会引导他们面对这些生物学及其与社会关系方面的,激发他们饶有兴趣的参与讨论与实践。久而久之,他们将会逐渐学会如何参与社会决策,形成作为未来公民应该具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使学生形成一个观点:“提问”是教师的事,学生的事只是跟着都是的问题“答”,因此要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首先要使其转变观念,“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可以问教师、问课本、还可以问专家、问教授、问权威,可以当面问,可以写信问,还可以打电话甚至上网问。教师在课堂上也要转变观念,要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提问,不要怕被问住,对课堂内外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予以表扬鼓励,对过简单的问题不要取笑,进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对过难的、过深的问题也予以肯定和尊重,帮助学生查找答案或询问专家尽量解决。转变观念,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动机,能引发学生努力思考,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逐步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展现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广开思路,探索求异,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意识,引发积极的思维活动。刚开始时要积极引导,提供思路,让学生在教师的因势利导下,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向,提出思考性问题。可以在生产和生活中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为什么靠近路灯的树叶秋天比远离路灯处的晚变黄、晚落?而在有路灯的道路旁边种植的水稻反而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呢?运动会上,同样进行1500米长跑,经常锻锻炼的运动员和不经常锻炼的感受一样吗?为什么会感到肌肉酸痛?这类问题学生在生活上都有体验,既可以培养学生对周围生活观察思考的能力,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生物科学的实用价值。
让学生亲自参与一些简单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如学校校园绿化及改进、校园白色污染的调查及防治,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具体情况,依据所学知识,自己设置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体验生物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既可以培养和强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他们感受到生物世界的无穷奥秘和课题的乐趣,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强化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育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和发展,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
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5新课程教学改革已推行好多年了,广大教师立足实际,锐意改革,不断提高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水平。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和困惑,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探究的问题越多越好吗?
在教学过程中哪些知识不需要探究,哪些知识需要探究,需要探究的问题到底设置几个算是合理等问题,在教学中值得我们去反思。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几乎探究了整整一节课的内容,对于一些学生看书就知道的问题也在探究,对于过难的内容还想探究。那么哪些内容不是我们要探究的?哪些问题又值得我们去探究呢?有人说过“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知识就值得我们去探究,如果跳得老高都够不到的就没有探究的价值了。也许有人会说,一节课探究的问题少了那还算是新课改吗?这种状况在听评课时时常也会听到,这或许就是我们对探究过程的认识误区。因此,我感觉探究什么问题,探究多少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空间而决定,绝不能千篇一律。事实证明:探究的问题设置的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究的次数设置的合理,符合学生的承受能力,就能会不断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通过探究过程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续,并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得到加以运用的问题,都应是我们重点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性学习是重过程轻结果吗?
传统教学中,往往注重的是学习的结果和结论,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展示学生的独特个性,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生物课程标准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重要的课程理念之一。而有的教师认为,探究性学习应注重过程,淡化结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发现学生的探究活动看似开展的有声有色,但是好多学生对探究活动的目的、原理不甚了解,对探究活动的结果缺乏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认识。例如,临沂市有一“中考”题(当时还没出现学业水平考试一词),要求学生绘画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解,评分标准中有一条是这样规定的:学生图解画错了,但是如按照错的图解解释对了,也就是能“自圆其说”,同样给予相应的分值。本人认为这种评价方式明显的是注重了过程而轻视了结果,违背了客观存在的事实和规律,容易给学生产生一种错觉,不利于培养学生客观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也许有人会说,提供给学生的探究活动,在科学上已有定论,学生开展的探究活动只要注重过程而不必在意结果,这种观点看似注重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忽视了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割裂开来,正如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一样,科学探究也离不开理论假设的指导,对探究方案的设计要科学合理,目的就是验证实验的结果正确与否,让学生明辨是非,最后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从而少走弯路。由此可见,探究活动既尊重过程又尊重结论,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才是对探究性学习的正确理解。近几年临沂市学业水平考试注重开放性题目的考查,目的是提高考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此促进教师的创新教学。但应注意的是,设置什么样开放性的题目值得我们探究,我认为以上这则“中考”题目就不适合作为开放性的问题来考查。
三、课讲得越少越好吗?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自主活动,有些教师误认为讲课越少越好,(有的甚至说一节课不能超过五分钟的讲解)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读理解。但是有些内容要求较高,而且是很难理解把握的,例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节课,如果教师不去引导学生去分析透彻,单凭学生看书消化,恐怕学生对这样的知识很难理解。因此,我认为讲多讲少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知识应该有所区别,对于那些阅读性了解的内容,就交给学生自己好了,例如“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卫生保健”等内容,就可以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师只需要在学生阅读完后检查其效果,将部分内容讲解,起到画龙点睛即可。而对要求高难度大的知识,要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真正理解知识的目的。
各位老师,教学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只要我们把行动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有责任心使命感,我们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水平就会不断的迈向新的台阶。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